指南针留学移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发表于: 12-12-2014 17:41: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n69wzl 于 2015-4-3 21:21 编辑


爱娃夫妇领养小雯菲爱娃摄

爱娃和小雯菲喂食大熊猫爱娃摄
“厚,薄……”12月初,冬日暖暖的阳光照在浙江师范大学的大草坪上,53岁的“大学生”爱娃坐在草坪一角,跟着她身边的汉语老师毛力群的发音,执着缓慢地从嘴里蹦出一个个汉语单字。过去的两个月,她一直都在浙师大国际学院学说中国话。
爱娃的故乡,在距离金华8000余公里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这是她第7次来到中国,为的是自己的养女——武汉女孩雯菲:“我想在家能用汉语和女儿交流,让她不要忘记自己的母语,更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爱娃一直觉得自己与中国的缘分,是命中注定。她喜爱中国文化,爱穿中式服装,右手腕上还佩戴着一个中国玉镯。2001年,她和丈夫有了一个领养中国宝宝的想法。他们向瑞典的一家机构提出申请,2年后,终于等来了一封来自武汉的信。
2003年8月23日,在武汉的一家孤儿院里,爱娃和丈夫赛尔格兰第一次见到眼前这个中国宝宝。“当时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跟第一次做妈妈的心情是一样的。”爱娃既紧张又激动,她回忆到,当时雯菲才16个月大,有点怕生,一直怯生生地看着他们。
“她躲在门口,也不吃东西。”从瑞典专门买来的泰迪熊,也被她一把扔到了身后。
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爱娃这样安慰自己。到瑞典后,他们尽力多陪孩子,陪她玩耍、看书,逗她开心……
一周后,小雯菲慢慢融入了这个充满了爱的瑞典家庭。两周后,聪明的她就会说瑞典语了。最让爱娃夫妇惊喜的是,雯菲居然机缘巧合地学起了乒乓球,那可是中国国球。
7岁时,雯菲一个8岁玩伴叫她去打乒乓球,雯菲说“不会”,男孩脱口而出:“一起玩吧,你会是最好的球员!”“为什么?”“因为你是一个中国人啊!”
不知是否遗传了中国人善打乒乓球的基因,雯菲迅速表现出过人天赋,超越了当地同龄人水平。她的其中一个教练,是有名的瑞典乒乓球国手瓦尔德内尔。
在女儿身上,爱娃无数次感受到了她作为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有时很含蓄。不过好几次,爱娃想让女儿用汉语回答她的问题,雯菲总说“NO。”成长在瑞典,她并不习惯。
这就是爱娃来中国留学的原因———希望自己多会几句汉语,更多地用女儿的母语和她交流,让她记得自己是个中国人。
而为了小雯菲,这个瑞典家庭也经常学着中国家庭吃米饭,过春节。他们尽自己所能,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充满中国元素的家。2008年,他们还带雯菲去北京看奥运,喂食大熊猫,以培养孩子对祖国的感情。爱娃说,现在他们还专门请了家庭教师来教雯菲汉语,一个月两次。
“我们瑞典班里的学员主要是在职的瑞典人,他们学汉语是工作需要。爱娃明显和他们不太一样。”浙师大老师毛力群告诉记者,尽管爱娃是班里69名学员中年龄最大的,但学习却是最认真的。期间,很多学生经常因业务繁忙而缺课,但爱娃从来没有;课堂上记笔记也是她最主动。
“这是作为一个母亲的职责,雯菲已经12岁了,如果将来离开我回到中国,我也不会伤心。在女儿身上,我自己也学到很多东西,关于中国人,关于中国文化。”明媚的阳光打在这个53岁的“大学生”脸上,温暖而灿烂。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易信易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10490 | 回复: 108301


小黑屋|手机版| 

GMT+10, 3-6-2024 06:54 , Processed in 0.078224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指南针留学移民 © 2001-2013 Comsenz Inc. ( 陕ICP备16003900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