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留学移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发表于: 4-1-2015 15:07: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n69wzl 于 2015-4-3 20:44 编辑


不足十平方米的宿舍内,张新文正在创作,妻子张小艳一直陪伴在身边
从1997年离开安徽老家南下深圳打工,他当过保安、做过电焊工、营业员,2011年来到太仓后,在南郊一家金属制品厂成为一名“打杂工”,尽管很少有闲下来的时间,但他却总不忘自己的文学梦想。他叫张新文,是一位来自皖北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十年来他已在国内多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300多篇,他梦想自己的作品能够出版,以回报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蒋文龙 计海新 文/摄
错过大学却没放弃文学
“实在不好意思,这批货赶着要过磅装车发货。”昨天下午,穿着一身蓝色工作服的张新文一边满头大汗地搬着每袋上百斤重、刚加工好的五金产品,一边连连对记者抱歉。
忙完手中的活计后,张新文带着记者来到公司为他提供的宿舍,这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宿舍里,设施非常简陋,一张床占去了一半地方,除了一些简单的必备生活用品外,最多的就是放在床边的各种文学书籍。有些窘迫的张新文让记者在床沿坐下,与记者拉起了家常。
46岁的张新文老家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新集镇农村,1989年高考因英语考砸,遗憾地与大学失之交臂。回到老家务农,看书写作成了张新文农忙之余最大的爱好。
1997年,张新文和妻子张小艳南下深圳打工,他当过保安、做过电焊工,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夫妇二人吃了不少苦,他自嘲地说自己就是在到处“打杂”。直到2000年,张新文应聘到一家学校小卖部当了一名营业员,生活才算稳定下来,这也让张新文业余有了时间坚持写作。
2001年5月,张新文的散文《小调女》发表在安徽省现代农村报上,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拾,至今十多年间,已累计写下3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他创作的《瘸大叔》《乡村女人》《小村能人“铁匠胡”》《老实头和大黄牛》《乡下纳凉》等300多篇诗歌、散文、小说发表在天津日报、齐鲁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江诗刊、内蒙古日报等国内多家杂志、报纸上,并先后加入安徽省蚌埠市、江苏省太仓市作家协会。
梦想能出书回报家人
狭窄的宿舍里,一直陪在张新文身边的爱人张小艳微笑不语,操持着家务,与张新文同龄的她在公司食堂打工。
记者问张新文是什么时间开始喜欢上文学的,第一篇作品是什么时间发表的。没想到张新文还没开口,一旁的张小艳便已经“抢答”了:“上初中的时候他写的《古渡秋色》就在蚌埠日报上发表了,还得了奖呢。”原来夫妻俩还是初中同学。张小艳说,在上初中时,他们县举办首届文化节,张新文参加征文比赛,写的散文《古渡秋色》获得优秀奖,在学校引起不小的轰动。张小艳说,对文学的共同爱好,是他们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
如今,他们的一儿一女都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张新文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有一个梦想,将自己已发表的部分作品结集成册,出一本书,算是对妻子和家人的回报。他还说,自己在写作方面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和机构的指导,他希望有机会能回馈社会,比如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免费给有需要的孩子进行作文辅导。
张新文说,自己这十多年做过保安、电焊工、营业员、农民……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基层,自己笔下反映的生活也都是最底层的“草根”们的百态人生,今后他会一如既往把笔触聚焦在身边的“草根”上。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G彩| 六合投G注| 网络赚钱去SO娱G乐G城:顶级信用G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易信易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10490 | 回复: 108301


小黑屋|手机版| 

GMT+10, 3-6-2024 06:07 , Processed in 0.09594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指南针留学移民 © 2001-2013 Comsenz Inc. ( 陕ICP备16003900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