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留学移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发表于: 10-10-2014 14:05: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n69wzl 于 2015-4-3 19:29 编辑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后,多位科学家撰文质疑评选结果,称华裔女科学家庄小威亦应分享这一奖项。
北京时间10月8日,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3位科学家因对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作出重要贡献共享此奖。但该领域多位科学家撰文质疑这一评选结果,称与获奖者同时发表论文的华裔女科学家庄小威亦应分享这一奖项。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特聘研究员席鹏告诉澎湃新闻,这说明“种族、性别歧视,其实不仅没有消失,而是日常可见”。
10月8日下午6时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以及一名德国科学家斯特凡.W.赫尔(Stefan W. Hell)。
这一结果刚一公布,席鹏便撰文指出,有另外两个人对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技术做出了同等重要的发现,然而没能获奖,其中一人古斯塔夫森(Gustafsson)是因为英年早逝,另一人是庄小威。席鹏告诉澎湃新闻,学术界一直同时引用庄小威与白兹格在几乎同一时间发表的两篇文献“来介绍这一技术”。谈及为何庄小威无缘诺奖,席鹏表示纵观诺贝尔化学奖,169名获奖者中,仅有4名女性,其中没有中国人,可以说明问题。
10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告诉澎湃新闻,白兹格与庄小威的工作在物理原理上完全一样,两人发表论文的时间也一样,他不明白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国家蛋白质中心工程师于洋则向媒体表示,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目前大多只用于固定细胞,在活细胞上的尝试较少,庄小威目前正继续发展STORM技术,使它可应用于活细胞成像,并尽可能缩短成像时间,后续成果仍有望冲击诺贝尔奖。
澎湃新闻查询后发现,庄小威的相关论文于2006年8月9日发表在《自然.方法》期刊网站,而白兹格的论文于次日(8月10日)发表在《科学》期刊网站,不过白兹格的论文投出时间为2006年3月,比庄小威要早投4个月。
庄小威课题组独立发明的STORM技术使用激光“点亮”或“熄灭”细胞中的荧光,然后拍照。每次只“点亮”或“熄灭”细胞中一个位置。像逐行扫描一样,一点点记录细胞的图像,最后通过多幅图像叠合,得到完整、高分辨率图像。庄小威发表的论文显示,分辨率可以达到20纳米。席鹏认为,白兹格发明的PALM的原理与此无本质差别。
美籍华裔女科学家庄小威199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赴美留学,1997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2012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哈佛大学化学系和物理系双聘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北京大学生物动态成像中心研究员。庄小威的研究团队曾拍摄到单个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是科学史上首次记录到这一过程。
澎湃新闻通过邮件联系诺贝尔奖委员会媒体官员及庄小威、白兹格,截止发稿时,未获回应。


真人游戏|电子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易信易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10490 | 回复: 108301


小黑屋|手机版| 

GMT+10, 3-6-2024 09:05 , Processed in 0.09099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指南针留学移民 © 2001-2013 Comsenz Inc. ( 陕ICP备16003900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